凌晨4点半
海南省海口市某酒吧
喧嚣依旧
不少顾客已难掩疲态
眼神中透着困倦
而 王某却格外亢奋
在舞池里肆意舞动着
随后
其查看手机后准备离开
然而
王某刚走出酒吧
就被便衣民警制逮个正着
民警从王某身上搜出
6粒用红色铝膜纸包装的“开心果”
而部分包装外壳上
竟印着“2008年”!
这是今年2月中下旬
海南省海口市公安局
琼山分局云龙派出所
便衣民警抓捕毒贩的一幕
这些神秘的“开心果”究竟为何物?
印着陈旧日期的包装背后
又藏着怎样的秘密?
来看警方拨开迷雾还原事实真相
01
市民举报牵出“毒线索”
今年2月初,云龙派出所接到市民举报称,某酒吧内一群人行为怪异。报警人透露,正常人去酒吧消遣,很少会整晚亢奋,可这群人中的两名男子每次都熬到酒吧关门前还在狂欢。他还心有余悸地说,他曾不小心在一个大背头男子身旁摔倒,只是碰了下对方的黑色挎包就差点遭殴打。
接到举报后,云龙派出所迅速向上级汇报,派出侦查小队前往酒吧“守株待兔”。经过连续3天蹲守,民警果然发现了异常情况。“凌晨5点,我们困得不行,嫌疑人那桌就剩两名男子,可他们还特别亢奋。”民警回忆道。
为进一步查看卡座情况,民警想办法靠近,在与嫌疑人擦肩而过时发现果盘下有类似药品外包装的纸壳碎片,更加确定这两人有问题。民警同时记下了这两名嫌疑人的外貌特征:王某身高1米80左右,身材魁梧,爱梳大背头;周某身高约1米70,中等身材,因脱发严重头顶呈“地中海”发型。
确认身份后,民警对二人展开研判并制定抓捕计划。为确保抓捕成功,民警申请增援组成抓捕组,兵分三路,在酒吧和二人住所附近布下天罗地网。
02
民警精心布局擒毒贩
在紧张的侦查与蹲守中,15天转瞬即逝。终于,收网时机悄然来临。
2月22日凌晨3时,城市沉睡在夜色中,蹲守的民警紧盯王某家方向。很快,王某背着黑色挎包出门了。依据前期线索,民警知道他要和周某相约去酒吧。不久,周某也朝着同一酒吧赶去。
酒吧里,王某和周某肆意狂欢。时间慢慢流逝,将近凌晨4时30分,两人先后走出酒吧。此前,警方已经掌握他们将在酒吧外交易毒品的情报,遂逐渐缩小包围圈,等待最佳时机。
王某走出酒吧后神色慌张、鬼鬼祟祟地朝着某小区外昏暗的小路走去,还不时摆弄身前的挎包。不一会儿,周某也出现在民警视线里,他小心翼翼地四处张望,确认安全后看了王某一眼,准备进入另一个酒吧。
“别动,警察!”民警大喝一声,从王某身后迅速扑上去将其牢牢控制,其他民警紧跟其后,拷上王某后将他押上警车。看到民警从挎包里搜出未开封的“开心果”,王某顿时泄了气,承认来酒吧是打算把毒品卖给周某。
与此同时,抓捕周某的民警也在他即将进入酒吧的那一刻果断出击,将其控制并押上另一辆警车。
在后续的突审中,周某交代自己是初犯。他懊悔地说,经朋友介绍他在酒吧认识了王某,王某称有办法让他在酒吧里玩得更“嗨”。半信半疑的他,在酒桌上稀里糊涂就和王某达成交易。之后,两人渐渐熟悉,王某拉拢他一起“以贩养吸”,还说有“货源”能按成本价卖给他,让他抬高价格转卖。初次交易尝到甜头后,周某的胆子越来越大、越陷越深,直至被警方抓获。
03
毒贩交代毒品来源
为了将”毒瘤“连根拔起,民警乘胜追击,全力突破王某的心理防线,顺着线索一路来到他位于乡下的父母家。
这处位于乡下的住所看似普通,实则暗藏玄机。在羊圈后的一个隐秘卧室里,民警细致搜寻,在卧室下发现一个伪装巧妙的棕色茶叶盒,38粒“开心果”正置其中,部分“开心果”用简易铝箔纸包裹。
除此之外,民警还在房间里发现了一部手机。经查询,这部手机保留了王某和周某进行毒品交易的关键证据。
为让证据链更加完整、确凿,民警用专业工具对现场查获的“开心果”进行测量,并采取保护措施。随后,这些可疑物品被迅速送往海口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进行专业鉴定。
完成现场工作后,民警将王某和周某带回派出所展开进一步审讯。
据王某交代,他曾因吸食毒品K粉被警方抓获。在强制隔离戒毒的那段日子里,他逐渐戒掉毒瘾,回归正常生活。然而,一次聚会上,一名曾经的“毒友”告诉王某,他将一小部分不同年份的毒品藏在了山里,后该“毒友”于2024年年底去世。而王某因吸毒生活拮据,便想起了这批毒品。他抱着侥幸心理,上山找到了“毒友”所说的藏匿地点,挖出了一批“开心果”。由于部分毒品的外包装已经损毁,为了便于出手,王某想出歪招,重新对这批毒品进行了包装。发现这条“财路”后,王某经人介绍认识了周某,两人一拍即合,便开始了罪恶的毒品交易。
鉴定结果很快出来了:所缴获的“开心果”均确认为毒品,王某和周某的行为涉嫌贩卖毒品罪。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办理中。
【来源:法治时报】
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提醒您: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