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一本小说是初中写的,当时很流行校园爱情,有时间就会看。精美的封面和有趣的情节自然比教科书更吸引人,于是很短的时间里便仿写了一本,当时并不知道抄袭还是什么,只是纯粹写着玩,在同学间传看,不过最后也是精力有限,笔力有限。只写了一本薄薄十六开笔记本,便草草收尾了。
之后升学,忙着学业,期间在网游追星上消耗了不少时间和金钱,直到参加工作才重新迈入写作圈子,但也是娱乐性质的,圈内人叫“语c”,有幸在其中看过不少佳作,不少玩家的创作水平不亚于小说作者,甚至按文风分流派,不过至今我也不知自己属于何流派。只是玩了一段时间便离开了,但正是这段时间娱乐式的写作,提升了文笔以及对笔下人物的把握,也变相为之后的工作打了基础。
如果说语c是娱乐式写作,我日常工作就是极正规的创作,文学稿强调意识形态,新闻稿强调业务发展,以及每月万字工作报告,还有年终课题评选。甚至报刊,演讲稿,心得体会等。除了正式文件,几乎涵盖了大部分文体。
但最喜欢的还是小说、散文。只是接触教材之外的书比较晚,除了基本文学经典著作,知之甚少,在语c圈曾被同好推荐过王小波,我才知道即使是玩文字游戏,也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毕竟先充实了自己,才能充实人物,玩了什么人物,就要去看相应的书籍。阴差阳错的情况下,完成了输出倒逼输入。
近些年追过的剧不少,题材多种多样,书也看了很多,唯独言情类看不下去,恰恰此类更受观众喜欢。文艺作品也是一种产品,是产品就有受众,想开拓年轻女观众或女读者的市场,似乎只有言情类。观近期几部,剧情大多“刺激”、“波折”,在抓观众眼球方面用足了心思,以至于时常忽视背景或逻辑。
看到别人写,就手痒想动笔。最终控制住了,一是知识储备还差点,二是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三是对网文市场还很陌生的,总要花时间摸索。
写小说是一直以来的心愿,但不知道何时能达成,虽然日常工作已经远离写作了,但应该会在这里延续下去,就当换个领域继续锻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