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新时代新疆检察新面貌”系列报道
走进这扇门
进城务工小伙知道怎么维权了……
乌鲁木齐沙依巴克:“精准服务+专业引导+联动协作”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近日,记者跟随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巡礼·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媒体采访团,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青峰路555号——沙依巴克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下称“综治中心”)。
这里是沙依巴克区委政法委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精心打造的“一站式、一揽子”群众服务窗口,集信访接待、多元调解、法律服务、速裁快审等于一体。
走进综治中心,服务窗口整齐排列,工作人员忙碌有序,目前已有包括沙依巴克区检察院在内的23家单位进驻。检察院在综治中心设立了检察服务区,选派工作人员集中受理群众信访、民事生效裁判监督、司法救助等线索,依法处理涉法涉诉问题,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启动检察监督程序,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着落”。
这句“进一扇门,解千般难”是综治中心成立的初衷,也是进城务工小伙小江走进综治中心时的期盼。
小江在一家快餐店当厨师,遭遇了老板拖欠工资、饭馆倒闭、无处讨薪的困境。因为此前上班时常常会经过综治中心,小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了进去。
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小江,并将他反映的情况转交给了沙依巴克区检察院。记者见到小江时,他正在向民事检察部主任黄林盛咨询。黄林盛事先已与他约好时间,并叮嘱他带齐材料复印件。
仔细翻阅材料后,黄林盛告诉小江,现有证据能证明他与老板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及欠薪事实。他建议小江先向劳动监察大队反映,寻求调解;若调解不成,可申请检察机关支持起诉,通过诉讼途径维权。
“我自己写了一个情况说明。”小江向记者展示,“检察官指导我修改成了标准的法律文书格式,让我需要时可以拿着去法院起诉,也可以向检察机关申请支持起诉。”
“证据怎么保存,该如何维权,检察官都告诉了我,还提醒我以后找工作一定要记得签合同。”小江腼腆一笑说,“以后我就知道怎么保护自己了。”
黄林盛告诉记者,类似小江这样因未签订劳动合同而被欠薪的情况并非个例。“此前我们就遇到过当事人来咨询,检察服务区及时引导群众到民事检察部门。我们指导他们收集和固定证据,出具支持起诉的法律文书。最终,法院判决支持了当事人的诉求,当事人拿回了被拖欠的劳动报酬。”黄林盛说。
如何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让检察工作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入驻综治中心的检察机关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
精准服务解民忧:依托综治中心平台资源,敏锐捕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监督线索。
专业引导畅渠道:接待来访群众时,对不属于检察机关受理范围的信访事项,积极提供法律咨询,释法说理,引导依法维权,确保群众诉求得到更快速、更专业的响应。
联动协作化矛盾:加强与法院、司法局、公安分局等部门的协作,通过检调对接、刑事和解、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社会救助等方式,推动矛盾纠纷高效、实质性化解。
据了解,自2024年11月,沙依巴克区检察院入驻综治中心以来,检察服务区已接待来访群众123人次,受理申请民事支持起诉案件13件,参加联席会议6次,参与调解21件,现场普法68人次,利用“莎莎说法”现场直播普法4场次。
(来源:检察日报·要闻版 作者:单鸽 何海燕 程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