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两山”理论提出20周年,绿色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4月27日,以“新绿色 新未来”为主题的绿色驱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苏州工业园区新建元零碳馆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总编辑季为民。)
会议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总编辑季为民在苏州工业园区走访调研友达光电(苏州)和御能永续科技等公司ESG实践案例后表示,苏州工业园区作为践行ESG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全国新高地,多年来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为全国践行“双碳”战略,走好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贡献了苏州工业园区样本,交出了苏州工业园区答卷。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壮大绿色环保经济规模,是我国培育绿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之路,也是培育未来经济新增长点的战略抓手。”季为民表示,只有营造有利于激励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发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互促效应,推动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才能为构建绿色导向的特色优势产业服务新生态提供强有力支撑。
“绿色”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底色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绿色革命,核心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季为民表示,在历史长河和古人的智慧中,朴素的自然观是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的思想渊源,体现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朴素的生态自然观。
在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这些生动形象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也为构建绿色导向的产业服务新生态体系提供了方向指引。”季为民表示。
“两山”理论的内涵还在进一步发展。北京冬奥会和哈尔滨亚冬会以来,“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论和实践不断丰富,“冰雪+”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本质上都是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也给出了解题之策。比如,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培育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新增长点;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
季为民表示,在“两山”理论和生态文明建设指引下,“绿色”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底色。激活全面绿色转型的潜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构建绿色导向的产业服务新生态体系。
以ESG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政策。例如,2024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指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在季为民看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各地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为企业掘金绿色消费市场提供了战略机遇期。在这一过程中,ESG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全球发展实践经验来看,ESG这一引领绿色发展的理念已历经20余年的发展过程。”季为民表示,在国内,ESG理念也经历了引入、消化、完善的过程,正加快推动ESG工具标准化、产品多元化、信息披露强制化和国际合作融通化。
从ESG的基本定义来看,ESG强调企业“义利兼顾”,做一个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三好学生”。不仅要关注财务数据和绩效表现,也要从全方位衡量企业价值,使得企业在履新社会责任的过程中表现更加可量化、可比较,同时可持续完善各方面的表现。
来源 | 中国经营网 记者:张家振
提供环境新闻线索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环境新闻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