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速企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我眼中的大唐帝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27 03:31:10   浏览次数:595  发布人:0ade****  IP:61.145.26.***  评论:0
    导读

    对于中国古代各个朝代,最喜欢的有两个朝代,一个是汉,一个是唐。前者是推崇汉武帝时期的大一统,中国首次成为世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后者是因为盛唐时期的恢弘博大的大国风范,尤其是对少数民族政权的强大向心力,以及对周边国家在文化上采取的兼容并蓄的姿态。最近读了《哈佛中国史之唐朝大帝国》后,对于这么一个朝代有了不同以往的认知,这种认知是系统而深入的。首先,这个国家的在当时确实是居世界的中心地位,不论是经济上

    对于中国古代各个朝代,最喜欢的有两个朝代,一个是汉,一个是唐。前者是推崇汉武帝时期的大一统,中国首次成为世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后者是因为盛唐时期的恢弘博大的大国风范,尤其是对少数民族政权的强大向心力,以及对周边国家在文化上采取的兼容并蓄的姿态。

    最近读了《哈佛中国史之唐朝大帝国》后,对于这么一个朝代有了不同以往的认知,这种认知是系统而深入的。首先,这个国家的在当时确实是居世界的中心地位,不论是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是不容置疑的世界大国。可安史之乱后,却也出现了非常窘迫的局面,似乎任何一个盛世都注定不会持久的存在。历史的车轮永远都在以一种世人难以把捏的方式运转着,即便是被称为明君的唐玄宗已不能幸免。

    作品从地理、宗教、藩镇割据、对外交流和唐诗各个方面细述世界性帝国唐朝的历史状况,有些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一个人的性格是复杂的,一个由人为基本单位构成的国家社会便注定了是难以看透的混合体,这也成了历史作品持续创作的一个内驱力。

    作为一个历史学爱好者,月读历史类图书,越是能够发现许多的观点其实不统一的,历史学最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领域。通常一个制度在中学时我们只学习它主流观点的一面,而对于持争议声音的一面是接触不到的。这也体现了现代教育中,作为上层统治者他们立足的层面考虑的东西不一样。

    如此,对于历史图书的阅读开始少了,或者说在找到自己阅读的出发点之前,无意更多的涉猎,因为那样会让自己对历史的理解愈发模糊,仿佛价值观的颠覆。或许对于历史的学习,自己在系统的学习相关知识后,应当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最重要的是能够做到以史为鉴。当然,本质上讲学历史是一个提升综合素养的过程,对世界和当下有一个更加宏观的把捏。

    最大的一个感触,就是自己对于图书的选择变得愈发挑剔。知识越学越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可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激起持续探求知识的欲望。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深读,日常的琐事就能让人疲于应对。另一方面不明确自己阅读的主题或目的,如果出于职业提升的需要自然是愿意投入阅读热情的,因为我们无法在功利的社会无视掉快节奏、危机和多变的社会现实带来的压力。

    通常我们需要依据职业规划来确定阅读的重心,似乎阅读越来越被限定在某个区间了,而逐渐远离了那种读自己喜欢的书的本真轨道。阅读重心的变化,意味着自己内心追求的变化。变得渴望自由,或者变得急功近利。我们行为的产生源自意识,阅读的侧重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己内心的追求。

    而其实阅读的重心的改变,并不能影响一个读者原有的对阅读的本真趣味的追求。两者通常是不矛盾的,只要合理的安排,恰恰是可以相互促进,全面提高的。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0ade****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su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