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在台协会”称,美国正在和台湾地区洽谈合作建设“太空港”,未来希望通过亚轨道飞行技术进行货物和人员运输。所谓“太空港”就是实现太空飞机商业化,以美国休斯敦到台北市为例,传统飞机需要15至16个小时,理论上未来利用太空飞机仅需2.5个小时,而且美国已具备发射技术,但由于现在无法克服重力加速度问题,距离载人飞行还有漫长时间。
☟☟☟戳视频,看详情
太空技术看起来很新颖,未来可以通过太空飞机进行货物运输,但是美国和台湾地区的合作绝不是那么简单。看似遥遥无期的项目,背后折射出的是“美台”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多方面的私利盘算。对于美国来说,建设“太空港”能够强化军事介入能力。众所周知,太空科技和军事技术紧密相关,如果美国跟台湾地区开展所谓“太空港”的合作,把其纳入到美国的军用卫星网络中,便于美军在台海地区形势紧张时更好地介入,同时还能增强对其军事情报的支持和战场信息的整合能力,进而提升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威慑力。而民进党当局也是高度配合,试图借助美国的太空技术提升自身的军事能力,幻想在军事上对抗大陆,通过发展低轨道卫星网络,避免战时通讯中断。
看似是科技合作,其实民进党当局背后是妄图增加“以武拒统”的资本,看似科幻的高科技太空项目,即便未来实现,以台湾现在的实力和能力,绝不是一年两年、甚至五年时间所能完成的,双方背后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政治算计。除了军事上的考虑之外,美国把台湾当作遏制大陆的“棋子”,通过这类合作,加强和民进党当局的联系,向“台独”势力释放错误信号,加剧台海地区的紧张局势,阻碍中国发展和国家统一进程,进而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地位。
民进党当局不仅希望在军事上利用太空科技,提高“以武拒统”的能力,更希望跟美国开展太空领域的合作,显示其与美国所谓的“紧密关系”,寻求美国对“台独”行径的支持,增加“谋独”筹码,提升在岛内的政治资本,所以双方背后都有政治、军事的考虑。当下民进党当局在岛内面临着诸多民生、经济等议题,现在又炒作太空议题,建设“太空港”要投入大量经费,对台湾恐怕是天文数字,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岛内的经济和民生。与其花费巨额资金,去跟美国合作建设子虚乌有、遥遥无期的所谓“太空计划”,不如把心思和经费用在岛内民生上,让受灾民众早一点进行房屋维修,让台湾青年有更多的工作渠道,让台湾的农渔民收入有所提高,这恐怕才是民进党应该做的正事。把注意力集中在跟美国合作,况且背后还掺杂着政治和军事私利,不仅会对台湾产生经济衰退的影响,同时也会给两岸关系带来负面作用。
栏目介绍
《京彩台湾》邀请著名时事评论员张彬开设专题栏目《彬郎开讲》。关注台湾最劲爆新闻事件,解读最新对台方针政策,揭批“台独”分子无耻伎俩。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