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速企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溶洞变“黑洞”给农村垃圾治理带来警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02 01:51:59   浏览次数:1  发布人:5609****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评论地下溶洞成垃圾坑,洞中亿万年形成的钟乳石面目全非,昔日村民夏天取用的冰凉泉水发黑发臭……近日,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一溶洞被巨量垃圾污染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湖南省城市地质调查监测所已对慈利县各乡镇排查上报的206个溶洞进行核查,其中没被污染的约占1/3,其余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一方好山好水,硬是被肆意倾倒的垃圾给毁了,实在令人痛心。这背后的垃圾治理之“坑”要怎么修补,值得追问。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评论

    地下溶洞成垃圾坑,洞中亿万年形成的钟乳石面目全非,昔日村民夏天取用的冰凉泉水发黑发臭……近日,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一溶洞被巨量垃圾污染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湖南省城市地质调查监测所已对慈利县各乡镇排查上报的206个溶洞进行核查,其中没被污染的约占1/3,其余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一方好山好水,硬是被肆意倾倒的垃圾给毁了,实在令人痛心。这背后的垃圾治理之“坑”要怎么修补,值得追问。

    据报道,目前溶洞垃圾清理工作正在艰难开展,但造成的环境破坏和水土污染却非短期内能修复。溶洞的垃圾主要是两类——生活垃圾和养殖粪污。生活垃圾多由垃圾清运人员从各村镇收集后倾倒在溶洞,养殖粪污则是养猪场偷排入溶洞的。这样的乱倒偷排行为由来已久,其造成的溶洞垃圾体量大、污染严重,触目惊心。

    往溶洞倾倒垃圾的恶劣行径就发生在公众视野之内,还持续了多年,直至被人揭露才引起重视和行动。人们不禁会问,当地是一直没有发现,还是视而不见、置若罔闻?地方监管部门是毫不知情,还是虽当地居民有反映却一直拖而不办?日前,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召开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整治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治理工作视频会议,要求深入细致做好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对于慈利溶洞垃圾污染事件,不能止于清理垃圾,还须彻查背后是否存在渎职、利益勾结等行为,还乡村治理一片清朗。

    慈利溶洞变“黑洞”,也给其他地区农村垃圾治理和环境保护敲响了警钟。据媒体报道,在一些郊区、农村,特别是偏远乡村,仍存在垃圾随意丢弃、污水乱排的现象。有的村庄虽然设有垃圾收集箱,但堆积的垃圾未能及时清运,最终被就地焚烧或就近倾倒。笔者曾在节假日返乡时发现类似情况,不少设在乡村道路旁的垃圾收集箱满溢,散发着难闻的气味。村民反映,有时垃圾清运人员会直接焚烧垃圾箱内的垃圾,导致浓烟滚滚,气味刺鼻呛人。

    农村垃圾治理是关系民生的“关键小事”,也是建设健康乡村、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国家已出台了多个文件,就农村垃圾治理予以明确要求和规划。2015年,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提出,“农村垃圾治理要全面推进,不留死角”。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均要求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就改善乡村健康环境,明确提出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

    如今,各省市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正稳步推进。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基本建立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乡镇环卫所组织车辆将各村(社区)收集的垃圾集中压缩转运至县市垃圾焚烧站处理。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目前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已覆盖90%以上行政村。与此同时,部分农村地区在垃圾治理工作上仍明显滞后。从慈利溶洞垃圾污染事件可以看出,农村垃圾清运工作的规范执行在村镇层面存在偏差,对此类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进行整治。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完善垃圾治理,需放在乡村治理的层面予以推进。除了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强化政府监管外,更重要的是层层抓落实,强化基层干部队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担当。只有农村基层干部切实担当作为,才能带领当地百姓打好农村青山绿水保卫战,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筑牢绿色根基和健康根基。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文 :李阳和(媒体人)

    编辑:管仲瑶

    校对:李诗尧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5609****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su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