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stroR2 |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培养单位:国家天文台
你知道你有多少颗牙齿吗?都已经2025年了,不会还有人不知道吧!
好吧,如果真不知道,赶紧照着镜子或拿舌头舔着从门牙开始向两侧数。成年人应该有28~32颗恒牙,还没换牙的小朋友则应该有20颗乳牙。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数一数你有多少牙 / 图片来自网络
聪明的你应该发现了,这几个数字都是4的倍数,那是因为人类的牙齿可以根据上下左右分为4个象限,正如初中数学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描述。
成年人的一个象限一般有7或8颗恒牙,这多出来的一颗便是第三磨牙——俗称“智齿”(wisdom teeth)。
有人可能发现,自己没有长出来的智齿,或者只有一两颗冒出个小尖尖;也有人可能4颗智齿完全长出来了,正好32颗。那么你可能有了第一个问题:智齿意味着“我”要有“智慧”了吗?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表情包来自网络
“智齿”为何叫智齿?
智人(就是我们)的恒牙根据结构形态和功能特性可以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四类。我们的大门牙和它旁边的牙为切牙,主要用于切割食物。从门牙开始编号的第三颗牙为尖牙,俗称犬齿(不要说狗牙啦),用于穿刺和撕裂食物。尖牙后面的两颗(即4、5号)是前磨牙,又称为双尖牙,主要功能是协助尖牙撕裂食物,并可以捣碎食物。最里面的三颗(编号6、7、8)就是负责磨细食物的“大牙”,即磨牙。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恒牙的名称及萌出时间 / 图片来自网络
回忆一下大家小时候换牙的时间——智齿想必是最晚萌出的恒牙,一般都到了20多岁——即“有智慧的年纪”才萌出,并不是长了智齿就代表真的有智慧哈哈哈。
不过对于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智齿萌出,他们就是没有智齿困扰的“天选之人”吗?这我们就要从原始人老祖宗的牙开始谈起了。
“脸盘子”越来越小的苦恼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海德堡人下颌骨 / 图片来源Museum of Karlsruhe, Inv. 2008/755
这是至少60万年前就生活在非洲、欧洲和西亚的海德堡人的下颌骨。海德堡人属于旧石器时代的直立人(猿人),早于欧洲的尼安德特人。
数一数最里面的磨牙数量你就会发现最里面的大牙就是智齿。这个原始人的智齿长得还真周正,甚至后方空间还不小,就是牙齿磨耗太严重。
同样是直立人,距今65万年前陕西蓝田人的牙齿也是如此,牙冠的多一半都被磨损了,这说明原始人的食物多为坚硬粗糙质地。
蓝田人的下颌骨 / 图片来自 蓝田猿人遗址博物馆
原始人粗壮的下颌骨、粗大的牙根配合发达的咬肌使得他们可以咀嚼坚硬、粗糙、大颗粒的食物。较晚萌出的智齿则可以为原始人们提供可替换的“新牙”来弥补一部分磨牙的损耗,毕竟作为现代人的我们也知道,要咀嚼硬东西还得靠里面“大牙”。
但是,随着人类学会了直立行走、石器以及更关键的火的使用,食物由生到熟,由粗变细,人类的咀嚼器官及咬合力逐渐变小,脑容量在不断变大,下颌在不断缩小。
到了新石器时代,即距今大约1万年左右到4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实现了定居生活并开始发展农畜牧业。他们的生存条件与饮食习惯与现代人类也越来越很接近,于是也会遇到智齿萌出受阻的问题。用专业的术语,就是第三磨牙阻生。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新时期时代的第三磨牙阻生 / 图片来自 《口腔医学人文》
虽说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人类的“大脸盘子”越来越小,牙齿为了适应颌骨的退化和咬合力的减少,形态也在缩小,但终究没有赶上现代人生活的变化。如今人们的饮食更加精细挑剔,颌骨空间不足导致的牙齿阻生、牙列拥挤愈发常见。
现代人的智齿问题
如今,我们已经不再像我们的祖先需要智齿来咬碎食物,它却总想惹是生非。智齿就是最常见的阻生牙,这里的阻生即代表牙齿受到阻碍不能正确萌出。如果你发现了你有智齿长出,可以根据下列条件初步判断智齿该拔还是可以不拔:
1. 长得非常周正的智齿,完全直立萌出,不是东倒西歪的;
2. 有对位咬合,即上下牙能对上;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这种就是上颌智齿过度萌出,下面没有对位的,导致了溃疡 / 图片来自 twinkledental
3. 不影响邻牙,自己也没有龋坏疼痛、牙龈发炎红肿的;
4. 平时不容易塞牙,藏污纳垢引发口臭的。
以上条件都满足的才是完美智齿~条件如此苛刻,如果你拿不准就去医院问问大夫吧。
如果表面上看不到有长出的智齿,也不代表你就是智齿进化“先天圣体”根本没有智齿的幸运儿——也可能只是它还潜伏在骨内没有萌出。所以你也可以去找医生拍X光片看一下,毕竟也有可能像下面这个例子,“躺平”的智齿已经在悄悄侵蚀邻牙了。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阻生智齿已经引起了第二磨牙的牙根吸收 / 图片来自 twinkledental
还有一种可能是它虽然在骨头里岁月静好,我们也不确定它会不会什么时候出来作妖,甚至变成颌骨内的囊肿——真正的“定时炸弹”。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术前CT显示的智齿和囊肿 / 图片来自贺振永的博客
当你终于听从了医生的建议下定决心长痛不如短痛,打算拔之以绝后患的时候,下面是给同学们的一些心理建设。
拔智齿也没有那么可怕
智齿的异位阻生多种多样,有的是新手友好型智齿,2分钟轻轻松松拿掉;低位阻生要复杂一些,因为它们藏匿得更深,需要医生“削骨”才能取出,根据医生水平可能要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神级智齿则得去医院住院手术了。
截图自B站up主 医学科普联盟
诶,同学你不要被吓跑啊!下面我们抓几个拔过智齿的同学采访一下,看看大家怎么说:
那天下午,我嘴里消失了两颗牙,一颗是智齿,另一颗也是智齿。一颗拔了两分钟,另一颗拔了两小时。从天亮拔到天黑,硝烟弥漫……
在某top2校医院拔智齿的J同学
第一次拔牙确实有些紧张,全程闭眼,想象着医生的牙钻和大锤,还是有比较明显震动感和敲击感。但其实放宽心就好,因为并不是特别的痛。(如果你觉得有些痛,就让医生补麻药。)
在怀柔某医院拔智齿的H同学
半小时拔完一侧的两颗牙。麻药消退前一点都不疼,疼了也有止痛药,甚至拔完了四颗还想再拔?!
在北京某口腔医院拔智齿的R同学
其实还好,笔者就是四颗智齿都存在的未进化完全体,拔完智齿后脸肿、吃饭不便都是暂时性的问题。所以这里借用一位朋友对同学们的建议:
当你准备去拔牙的时候,记得吃饱喝足保持体力(毕竟下一顿不一定何时能吃上了),带上证件与money(牙可能不疼了,但是心疼钱包)以及更重要的,充满勇气的心再上路。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最后提醒大家需要注意所有的医疗行为都有风险!!具体病例具体分析,请及时就医并遵医嘱。
希望大家都可以有一口好牙~
参考文献:
[1] 邱蔚六. 口腔医学人文[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2] 何三纲. 口腔解剖生理学[M]. 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3] Don Hitchcock, Homo heidelbergensis. [EB/OL]. [2024-10-04]. https://www.donsmaps.com/heidelbergensis.html.
[4] astroR2. 口腔 / 你可能感兴趣的十个口腔问题[EB/OL]. 知乎, 2024-03-22[2024-10-04]. https://zhuanlan.zhihu.com/p/671405937
编辑:余荫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