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工作的抗战老兵吕欣今年100岁了。每当回忆起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你是灯塔》的旋律总会在她耳畔响起,将她带回那段艰苦卓绝却又无比坚定的抗战时光。“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吕欣不禁轻声哼唱起来。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1943年6月,年仅15岁、初中毕业的袁锦屏,在老师的引荐下,毅然投身新四军,奔赴苏北战场,怀着对侵略者的满腔仇恨以及对和平的强烈渴望,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革命之路。初入部队,凭借自身的文化基础,袁锦屏被安排从事新闻相关工作,参与《战斗报》《新闻报》的印刷。后续,部队看中其能力,安排老师传授他无线电技术,自此袁锦屏踏入通讯情报领域长达35年。袁锦屏表示,“情报工作虽没有正面战场的枪林弹雨,却同样充满危险与挑战,每一次电波的传递,都可能关乎无数战友的生命,关乎战斗的胜负走向”。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在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李继申数不清自己经历了多少次生死考验。“我的许多战友都牺牲了,很多人牺牲时才20多岁。”谈及往事,李继申眼中闪烁着泪光。数十场战役在他身上刻下无法磨灭的烙印——腰间的弹片创伤清晰可见,这块伤疤也被儿孙视为李继申为新中国甘洒热血的最美军功章。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回想起那些烽火连天的岁月,李金水老先生感慨万千:“那真是九死一生,但我从不后悔干革命。”抗战时期,地下工作极为艰险,为了能够完成好上级交办的任务,他经常乔装打扮,冒着生命危险穿梭于敌占区为我们党送情报。作为一名地下通讯员,李金水的工作性质与其他战士不同,虽然极少与敌人直面激战,但经常在敌占区穿梭,一旦被敌人查到,那就是九死一生。新中国成立后,李金水结束了他惊心动魄的地下革命工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媒体编辑:崔岑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