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中国超大城市,常住人口接近2500万,这里现代化程度很高,各种基础设施先进而完备。听说在上海有一个独特的变电站,借着这次难得的机会,我决定去了解一下。
巴西247新闻网记者 吉列尔梅:“我们现在是在上海市中心的静安雕塑公园,在我脚下是全球最大的地下变电站,现在我们将深入地底,去探索这个地下世界运作奥秘。”
一走进静安雕塑公园下方的静安变电站,首先看到的是用全息投影技术展示的关于整个变电站工程的详细介绍。这个地下变电站共有4层,地下最深处达31.5米,相当于12层楼深入地下。
2010年为满足城市用电,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建成世界上设计容量最大,深入超大城市中心区域的500千伏多级降压全地下变电站。这里是9座220千伏变电站的上级电源,为周边用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电能。为了保证安全运行,变电站采用了先进的运维技术。
国网上海电力静安变电站运维人员 秦佳鸣:“这是巡检机器人,它能帮我们做大量工作。”
变电站的工作人员告诉我,比如这个机器人巡检设备,就是他们日常工作中的好帮手。
秦佳鸣:“你可以看到它的头正转向仪表,对,这就是避雷器,它能给避雷器拍照。”
机器人正在做的这个动作,就是在精确记录和监控变电站设备上的各种数据,然后把监测到的内容发送到主控室的计算机上。变电站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别小看这个机器人,有它帮忙巡视,他们日常的工作轻松了很多。那么这个机器人到底能给人的工作帮多大的忙?我决定去详细了解一下。
亲身体验才发现,小小巡检机器人果然有大作用,不用说这小小盘上的数字读起来有多费劲,要是再遇到一个位置不方便的巡检点,我就要打着手电,钻进钻出折腾半天。而巡检机器人只需要远远瞄一眼就已记录在“脑”。
巴西247新闻网记者 吉列尔梅:“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科技发展案例,在一座繁华都市的心脏地带,生活着千万市民的城市下方,居然隐藏着这样一座高科技工程,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在科技、工程、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创新能力,也是一项兼具实用性与前瞻性的城市解决方案。”
在静安变电站体验完之后,我见到了一位特殊的朋友,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的高级工程师汪强,他曾经参加过静安变电站的建设,而且还与巴西有很深的缘分,曾先后几次远赴巴西,参与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建设。
国网上海电力高级工程师 汪强:“我现在穿的这件工作服,就是当时参加巴西美丽山输电工程建设时穿的,特意带了件回来做个纪念品。”
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是中国特高压技术首次在海外应用的标志性工程,巴西地域辽阔,水电资源集中于北部,而电力负荷需求则集中在东南部大城市,能源分布与负荷分离的矛盾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2014年7月,国家电网公司与巴西国家电力公司签署了《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合作协议》,2019年10月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营,成为世界上最长的±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满足了巴西2200万人口用电需求。
国网上海电力高级工程师 汪强:“因为他们需要长距离输送电,动辄达2000公里及以上,如果采用低电压输电,那就是一个接力站接着另外一个接力站。总的来说就是一路上的能源消耗或者说是浪费会比较大,那么东西多了之后反而又容易产生故障。而我们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点到点,正好可以满足这种需求。”
内容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