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福建省明溪县人民法院院长 宁金德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近年来,福建省明溪县人民法院始终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中,做实“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聚焦三项重点工作,用心用力用情守护辖区良好生态环境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聚焦绿色发展
助力辖区产业转型升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明溪法院紧密结合辖区的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创新环境司法保护方式,扎实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创新令状保护方式。司法令状是法院参与环境保护前端治理、联结防与治的有效方式。2018年,明溪法院依法对被告人发出全国首份《护鸟令》,村民从“捕鸟人”变身“护鸟人”。截至2025年4月,明溪法院共发出《护鸟令》《动植物保护令》等司法令状56份。其中,《动植物保护令》入选“福建生态环境司法十佳百优”十种修复方式。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为鸟类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明溪县已成为国内重要的观鸟基地。
引入专业辅助力量。明溪法院实施生态技术调查官制度,邀请具有环境资源领域从业经历的人员担任生态技术调查官,作为审判辅助人员全流程参与案件审理,为调查取证、鉴定评估和专业咨询等提供“外脑”支持。近日,明溪法院一起物权保护纠纷案例入选“福建法院适用生态技术调查官第二批典型案例”。
完善多元修复模式。明溪法院构建“多层修复、立体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审判模式,创新“林业碳汇+生态损害赔偿”生态环境修复模式,在福建省范围内,率先探索“以林换林”的碳汇直补方式,同时发布了福建省首份《碳汇林禁伐令》,禁止被告人采伐、毁坏碳汇林;设置环境修复公益保证金、补偿金专门账户,让生态“破坏者”成为环境“修复者”;探索推行“补植复绿”“劳务代偿”等多种修复责任承担方式,以司法力量守护绿水青山。
聚焦协同治理
共筑环境资源保护屏障
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要求。明溪法院与相关单位完善沟通协调机制,推动环境资源保护领域的行政执法与司法办案有机衔接,形成多元协同共治的工作合力。
加强主体协同。2024年3月,明溪法院联合县检察院、生态环境局、国有林场设立明溪县生态环境修复公益补偿实践教育示范点,建立了500亩环境修复公益补偿林;与县林业局挂牌成立“候鸟资源协同保护中心”,为推广司法护鸟经验、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发挥了积极作用;与县林业局、明溪县夏坊乡人民政府联合设立“福建鸣溪省级湿地公园”巡回审判点,共同加强湿地保护。
形成制度协同。明溪法院持续深化跨区域、跨部门生态治理协作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系统保护和综合治理,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与司法办案联动机制。2018年以来,明溪法院与县自然资源局、林业局等单位建立健全多项生态环境资源执法司法协作机制,实现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有效联动;联合邻县多部门建立红色文化与自然保护区绿色资源司法协同保护机制,为跨域联动保护生态环境和红色旅游资源探索了新路径。
推进理念协同。环境资源审判要把握好惩治与预防的关系,突出惩防并举,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明溪法院在依法惩治环境资源犯罪的同时,发挥司法建议堵漏建制、完善管理作用,2023年以来,共制发司法建议5份,与行政机关共同推动环境资源犯罪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实现“制发一件、治理一片、造福一方”效果;结合“6·5”世界环境日等时间节点,运用好巡回审理、以案释法等形式加强生态环境法治宣传,促进全社会法治意识和环保意识不断提升。
聚焦能力提升
铸造过硬环境司法队伍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审理好环境资源案件,人民法院要不断提升审执办案和司法服务的规范化水平。明溪法院把握好审判业务与队伍建设的关系,以科学管理打造专业审判队伍。
整合司法资源。环境资源审判作为生态环境法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领域,要加强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建设,必须深化、优化环境资源审判“三审合一”机制。明溪法院整合司法资源,组建行政与生态环境审判庭,将涉及环境资源的刑事、民事、行政三类案件进行集中管辖、归口管理,促进对生态环境损害的刑事追诉、民事赔偿与行政履职协同联动。
打造专业团队。干事创业关键在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开展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干警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明溪法院深化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建设,一体融合抓实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建设,着力培养既精通环境法又熟悉相关经济、社会及环境科学知识的专家型法官,选拔能力强的干警从事环境资源审判工作,选任10名具有环境资源专业知识或工作经验的人民陪审员,以专业化审判助力环境资源保护。
强化融合互促。要提升环境资源审判工作质效,就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审判管理和队伍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明溪法院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压实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职责,完善符合环境资源案件特点的审判管理和考核体系,强调审判质量、以案促治效果的审判管理导向。此外,明溪法院还综合应用同堂培训、院校合作、专题研讨等载体,建立健全常态化培训机制,加快推进专家型、复合型人才梯队建设。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环境资源审判工作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也面临更大挑战。下一步,明溪法院将持续总结经验,努力查找不足,进一步提高审判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切实扛起保护生态环境的司法责任,努力推动辖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再上新台阶。
本期封面及目录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国审判》杂志2025年第11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69期
编辑/孙敏